水耕菜的真相

水耕是一種種植的方法。不用泥土,植物種在水中,所需養份來自"營養液"。上星期明報星期日生活刊登一篇名為生活達人:務農有得賺”的訪問,受訪者為一名水耕農夫,他向讀者吹噓水耕蔬菜的各種好處,重點:食水耕菜保證安全。

受訪者正確地指出,中國內地的土地和水源嚴重污染,而我們的食物多從內地進口,因此香港人的食物安全正受到威脅。有何對策?這位水耕農夫告訴你食水耕菜就可以避開這些威脅。因為水耕菜“離地種植,礦物水灌溉”, 遠離污染。他沒有告訴你,也不想你知道的是:水耕這種種植方法其實加劇了我們的食物安全問題。想知道箇中因由,我們首先要檢視一下水耕種植系統所需礦物的來源。

植物生長需要十七種元素,當中三種元素來自空氣和水,其餘的元素則來自泥土或肥料。 水耕種植用的所謂“營養液”,其實是化肥,來自礦場或用化學和(或)物理方法人工製成,過程中耗費大量能源。水耕種植使用的化肥包括:

硝酸鈣、硝酸鉀、硝酸鎂、 硝酸銨、 磷酸二氫鉀磷酸鹽磷酸二氫銨、 硫酸鹽鉀, 鎂硫酸鹽, 銨硫酸鹽, 氯化鉀七水硫酸鎂硫酸錳一水硫酸鋅水合物硼酸鉬酸鈉五水硫酸銅和乙二胺四乙酸鐵

採礦對環境的損害極大,根據澳洲政府統計局的網頁,採礦對環境造成的惡果包括:重金屬污染泥土、採礦過程所用的化學品污染水源和土壤侵蝕等。 因此,水耕用化肥,化肥來自開礦,開礦導致泥土和水源污染,然後水耕種植助你避開泥土和水源污染。

與水耕種植相比,有機耕種依靠生物(而非化學)過程獲取有機肥料。有機肥料來自經分解的動物糞便、廚餘、骨粉、花生麩等。泥土裏面的微生物幫助植物吸收泥土裏面的微量元素肥料。有機耕種模仿大自然的良性循環:利用養份的循環生產出更多食物。 

水耕種植創造出另一種“良性”循環~ 一個包保你“務農有得賺”的循環。我們越支持水耕種植,水耕菜買得越多,化肥用的越多,礦開得越多,泥土水源越污染,我們就更加需要食水耕菜以求自保。 “安全好味,生意滔滔”!

水耕菜的真相” 有 15 則迴響

  1. 究竟係璄環污染先? 還是這種產物污染環境先? 假如筆者這種雞蛋裡挑骨頭的說法可取, 同樣地大可以套用到"一套好的書籍/資訊/電影/電視/新聞的真相", 因為好而很多人用各種途徑收看, 用電多了, 會導至空氣污染, 溫室效應, 制作人卻可以搵到大錢, 出名… 所以大家最好甚麼也不做, 對嗎?
    其實污染, 糧食問題只因人口太多, 人多污染自然多, 自然界取得的糧食已經不足夠, 魚, 雞, 牛等都要人工飼養才足夠供應, 是否應該先控制人口呢? 50歲以上的要死, 傷殘的要死, 先天不足的要死, 人口大幅減, 生存所需大幅減少, 便逹到環保的理想, 天道就是生物亙食達到平衡, 獨是人類沒有, 天災, 戰爭不夠, 是否就要人類自己補殺人類 呢?
    水耕只是食物生產進化的過程, 不是最終方案, 問題自然有, 如筆者單以一個 “利" 字來評論, 大家都不思進取, 何來一個更好的方案? 人不是應該向前行的嗎? 固步自封和"等死"有何分別?

    1. 就有机与水耕技术只是一个生产技术和名字, 本人抱中立态度, 作为一个读者, 阅读完笔者该文章后感觉笔者颇为偏激和故弄玄虚地转移读者视线, 对这一些文章颇为失望, 或许笔者是从事有机行业或许是聘请回来的打手或许是从中得益者, 文章非常之不专业和不中立带有攻击性, 最近亦阅读了很多有关有机的报导文章, 专业人士及报导指出有机产品80%做假, 每每避开安全问题, 误导消费者等等, 从业者为何不去研究及检讨行业的问题所在, 不思进取, 不可以资源共同, 提升技术解决行业面对的问题, 行业自身问题没有改善, 先不要谈什么绿色什么环保这些无稽的题材作为口头语, 共勉之.

  2. 再講, 水耕種植不一定是用化肥種植的, 也有用有機液肥種植的, 不過, 可能你又會話提煉出來的都算是化肥..

  3. 筆者的立論可是我在研究有機與水耕的過程當中遇到的眾多偏見之一, 現今水耕受到不少的批評, 有機受到一面倒的吹捧, 原因有二, 其一是論者對有機及水耕的了解不足, 其二是不少的水耕批評者本為有機耕作的業者或既得利益者, 批評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

    其實有機及水耕均有其優缺點, 在對人體的健康方面, 美國最新的研究已證實, 有機種植的蔬菜並不比無機的對人類健康有更正面的影響, 至於食物安全方面, 個人認為無農藥的全環控水耕比有機蔬菜更要安全一些, 因在現今霧霾, 核威脅, 工業污染的環境中, 業者要在哪裡找到安全的環境種植?

    此外, 有機業者不想讓大眾知道的真相是, 半桶水的有機種植, 比水耕什至是無機的土耕對環境造成更大的破壞, 有機堆肥過程中製造的methane是比二氧化碳對空氣破壞程度更嚴重的氣體, 外國一般的處理是用這堆肥過程中製造的methane來發電, 試問有幾個在香港的有機農場會這樣做? 其二, 有機肥要是購自別的地方, 運輸的過程中就帶來更多的碳排放, 根據筆者的邏輯, 是不是我們都要放棄購買有機菜, 什至一切需要運輸的東西?

    好了, 那真正做到大家理想中的有機耕作, 就沒問題了吧? 對不起, 現實是, 要找到土壤, 水質, 空氣俱安全無污染的地方, 而當地的技術又能解決堆肥過程中製造的有害氣體 (methane只是其中之一), 恐怕要在科技發達的世外桃園了, 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好了, 要是真的有這樣的一個遠離人煙, 污染的地方, 您要怎麼運輸到人口密集之處? 運輸過程中製造的碳排放和環境破壞絕對比耕作嚴重得多, 筆者有何高見?

    總結本人淺見, 有機作物實際並非商人口中的完美農產品, 水耕作物亦非洪水猛獸, 兩者反而是各有優劣, 也許互補長短, 將來會有更完美的農業方案, 期待我們這一代都能見到如此一日

  4. 昨天從報章報導讀到有關有機蔬菜中的偽科學, 連有機認證中心的職員亦出席推廣偽知識, 從中可窺見問題之嚴重, 本人欣賞網主路人甲乙丙對環保的執著, 希望網主們在環保之時, 更要注重事實真相, 無知的熱心人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有時比對地球漠不關心的人更嚴重

    以下報導出至蘋果日報2014年3月12日要聞, 細錄如下: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12/18653997

    踢爆有機食物謬誤 冇證據治食物敏感

    今年五歲的顏子康,自出生以來受濕疹困擾,久醫不癒。顏太憶述兒子以前的情況:「他最嚴重的情況是,我們不想出街,皮膚嚴重得穿洞又有血。」顏太曾向中西醫求診,甚至嘗試各種偏方,例如以金銀花煲水洗澡,但仍無效。後來得知兒子患有食物敏感症,顏太聽從兒科醫生的吩咐,戒吃雞蛋﹑小麥及牛奶這些致敏食物,並進食有機食物,兩至三星期後,子康的皮膚便已好轉。

    上月尾,香港有機資源中心舉行了一個記者會,還邀請顏太出席,分享有機食物如何舒緩孩子食物敏感。該中心發表的調查指,在孩子患食物敏感的受訪家庭中,近46%的家長認為吃有機食物可改善情況。

    然而,食物敏感的真正成因,是某些蛋白質刺激身體免疫系統,釋放敏感信號物質,例如組織胺會導致皮膚出紅疹,又癢又腫。而許多有機食品,例如有機雞蛋,其實一樣有致敏蛋白質,即同樣會令人敏感。

    那麼上述調查是否有誤導成份?香港有機資料中心的總監黃煥忠對此否認,並有以下解釋:「其實背後的原因是吃有機食物,可以減少致敏原,因為沒有農藥及化肥。」他又補充說,調查只是家長自己的看法,並非科學實證。

    不過,記者訪問了香港過敏協會主席何學工醫生,他顯然不同意黃煥忠這種說法。何氏指出,食物所含的農藥對人體造成不良反應,只能算是中毒,而非食物敏感。他又指,有研究比較過進食有機菜與一般蔬菜的老鼠,結果在免疫學分析上,兩者的健康並無顯著分別;換言之,現時仍未有醫學證據,證明有機食物可改善人類的敏感機理,而作為醫生的他,亦表示不會推薦有機食物治療食物敏感。

  5. 白痴的言論,常規農業不一樣照用化肥,用的比水耕菜還多。有機農業不用化肥,但產量不足,價格令低階層難以負擔。至於採礦,我們日常用的金屬.建築材料.也是來自採礦,是否要抵制禁用?

  6. 其實呢篇文章已經在網路上看過相關轉載,文中所說也非全部事實。
    水耕菜也可以避免使用化肥,小弟也是從事環保教育相關,當中其實仍有很多方式在整個活水流程中提供養份,給予種植中的農作物。「魚菜共生」可以透過魚的排泄物提供養份去種菜,在DCFEVER 看到你的分享,也想大家多多交流。

  7. 我諗樓上呢幾個有心打咁長文章既, 都有個利字在背後lor (保護緊自己的利益)..

    只想好簡單叫佢地答一句, given 水耕咁多材料其實來自不環保的來源, 咁水耕仲值唔值得借"環保" / “綠色"呢D字眼過橋, 去博取一D唔知底細既人既信任呢?

    好現實的諗, 真金白銀, 有買有賣, 冇相干,
    但正在整個過程根本唔稱得上綠色, 而夾硬去扮的話, 就好似Bonaqua 水樽一樣咁虛偽!

    1. 我諗"諗清楚"兄您打D咁無腦既言論, 都有個利字在背後囉 (保護緊自己小得可憐既智商掛)

      最睇唔起呢D無point又撩交嗌既人, 個腦就好似Bonaqua水樽一樣咁, 中間空空如也

  8. 只有更好的栽培技術,沒有最好的栽培技術,作物栽培技術的演進,從土培技術,水培技術,演進到氣霧栽培技術,甚至是物理農業栽培技術,都可能含括多種科學技術,最後產出成果放在消費者眼前.

    原文作者似乎有以偏概全嫌疑:
    就以土培蔬菜來說,數種蔬菜對土壤重金屬有著特異吸收的能力,所以一些蕨類與葉菜類就成為去除土壤重金屬的媒介.
    再以水培蔬菜來說,微生物病菌感染以及水生昆蟲動物也是令業者頭痛所在,業者也想解決這病蟲害,如同有機蔬菜在市場被驗出的問題仍然不時出現.總不能用抗病蟲害基因改造品種來滿足生產者的利益吧?

    我想,堅持良心與理想的栽培者貨業者,總是不缺的,需要的是不間斷地提升作物栽培技術,減少非天然或有害健康的物質的使用.

    提升作物自體免疫反應能力,儘量使用天然物質,強化作物健康成長,都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以盡可能提供色香味具全且安全的作物.

發表留言